所看(3)

二。《挽歌》(ELEGY)是一部08年8月8日(在美国)上映的电影,基于小说《垂死的肉身》(The Dying Animal)。情感与肉体。摘:
其实有很多空难本可避免(比如第三例),还有更多的空难对飞安有着积极意义,使飞机制造商改进设计、使航空公司遵循严格的维修保养程序等等,以避免日后发生相似事故。每起空难的调查过程,都是抽丝剥茧,是我感兴趣的部分,因为要分析残骸形状、驾驶舱通话记录、飞行数据记录、航空公司维修保养记录、机师个人背景、飞机制造商的设计……同时,空难原因也往往不止一个,既有人为因素,也有机械因素。这的确改进了我思维方式…等一下继续去看。。
五。The Pursuit of Happyness中有句:
个人认为此处Period字幕翻译是错的(字幕是:…如果你要什么,就去追求,阶段性的)。因为有次翻字典看到该词的一个解释:added to the end of a statement to indicate that no further discussion is possible or desirable(Oxford Dictionary of English),中文可译作“就是这话”、“就是这么回事”,就想到了电影里的这个Period.
六。http://www.boston.com/bigpicture/2009/03/earth_hour_2009.html
这个网页上的Earth Hour 2009照片很不错,通过单击照片即可对比熄灯前后的景况。
- You have the most beautiful breasts I've ever seen.
- Beautiful women are invisible.
- But we never actually see the person, we see the beautiful shell, we're blocked by the beautiful barrier.
- Yeah, we're dazzled by the outside, we never make it inside.
- What I think is...that marriage...is a problematic institution at best.
三。最近一个蓝皮书称中国最具“文化竞争力”的城市是温州,严重冲击了我对“文化”的理解…我对“文化”的理解太狭隘了,汗颜…
四。NGC的《空中浩劫》(Air Crash Investigation)是我最爱的节目之一,首先是我对飞机(Or rather, aviation)感兴趣,再是它对调查过程的展现有助于我用新思维来考虑一些问题,最重要的是,我惊叹于该节目的制作…差不多就是说“现场重建”的水平(不论是计算机模拟还是真人真机)令我叹服。以下列举若干(均为看后回忆,许多细节没记):
- 一架飞机右引擎内主油管磨破导致燃油泄漏至尽,被迫在高空无动力滑翔…经过长时间滑翔(想像一下在高空的无动力飞机里是多么eerie),最后居然还安全着陆了,机师貌似还被授了奖。调查发现,将油管磨破的是个非原装配件,因为当时机场没有所需的原装配件,于是地面人员就将一个不同规格的零件装上。事后波音公司要求各机场增加备用零件并使用指定配件吧。
- 一架三叉戟安定面上升降舵出问题,整个液压系统瘫痪,飞机无法进行基本的控制,最后坠海。此案暴露出该飞机在设计上存在缺陷(没有应急的备用系统)。
- 一架波音747在飞行时,货舱门与机身分离,数排乘客被吸出舱外。飞机折返机场,其余旅客有惊无险。美国运输安全局(以下NTSB)经过调查,认为是货舱门操作不当造成。最后还是某死者家属亲自调查,开着车跑遍美国,拜访所有与这场空难有关的人,发现空难是则缘于设计缺陷(前舱门固定方式不安全)。而之前类似空难已揭示货舱门的安全隐患,波音曾通知各航空公司改装。但改装虽简单便宜,可很耗时。停飞即损失,因此改装期限延被延长,却在期限前发生了这次空难。我觉这是个不错的民间调查的例子,比“躲猫猫”那事强悍多了。一来人家有动力(丧子之痛),二来又有资历(貌似是工程系出来的)。
- 著名的飞艇着火事件,即兴登堡空难,说是起火原因还有争论,那天NGC放的是哪一种我也忘了。分析大概是那天天气不佳,风向变化,飞艇为着陆而急转,急转导致骨架磨破气囊袋,氢气外泄,不知哪来(是我忘了)的火花点燃氢气与空气的混合气体,飞艇迅速成为火海…
- 又一个无动力滑行。无油原因是地面人员未加足燃油,未加足燃油是因为燃油质量-体积换算时单位错误,错误的原因是当时刚开始使用公制单位,而地勤一直都使用英制,并且他们没受过英制公制转换的训练。
- 一个从莫斯科飞香港的航班。一个小伙子(机师是他亲戚)受邀坐进主机师座位“体验”开飞机(当然那时AutoPilot已启用)。因“机师”使驾驶杆偏转过久,导致AutoPilot部分解除(竖直方向保留,水平方向解除),飞机越来越倾斜,超过了45度,当时G force太大使机师无法归位而无法控制飞机。在一系列无谓的补救措施后,飞机坠毁。
- FedEx的一架货机被公司自己人劫了。劫持者是个强壮的、Ivy毕业的黑人,怀才不遇,又要给孩子大学学费,于是想到保险金。他登记后关闭了CVR(驾驶舱话音记录器),不过被机组发现后又重新开启了。先是机师与工程师与他搏斗,副机师曾是战机机师,他就把DC-10当战机开,试图用强大的G force来制服hijacker。后来副机师去顶替机师,飞机最终以超过最大着陆重量的重量安全着陆。The hijacker现在还在牢里。机组被授奖。
- 一架“幽灵飞机”。机师未察觉客舱失压(错误理解警报)而继续爬升,以致机组自己亦因缺氧晕迷,飞机保持无人驾驶的AutoPilot状态。地面塔台呼叫无回应,派出两架F-16跟踪。飞机在希腊上空盘旋等待进场,终因燃料耗尽而坠毁。
- ……
其实有很多空难本可避免(比如第三例),还有更多的空难对飞安有着积极意义,使飞机制造商改进设计、使航空公司遵循严格的维修保养程序等等,以避免日后发生相似事故。每起空难的调查过程,都是抽丝剥茧,是我感兴趣的部分,因为要分析残骸形状、驾驶舱通话记录、飞行数据记录、航空公司维修保养记录、机师个人背景、飞机制造商的设计……同时,空难原因也往往不止一个,既有人为因素,也有机械因素。这的确改进了我思维方式…等一下继续去看。。
五。The Pursuit of Happyness中有句:
You got a dream... You gotta protect it. People can't do somethin' themselves, they wanna tell you you can't do it. If you want somethin', go get it. Period.
个人认为此处Period字幕翻译是错的(字幕是:…如果你要什么,就去追求,阶段性的)。因为有次翻字典看到该词的一个解释:added to the end of a statement to indicate that no further discussion is possible or desirable(Oxford Dictionary of English),中文可译作“就是这话”、“就是这么回事”,就想到了电影里的这个Period.
六。http://www.boston.com/bigpicture/2009/03/earth_hour_2009.html
这个网页上的Earth Hour 2009照片很不错,通过单击照片即可对比熄灯前后的景况。
《空中浩劫》(Mayday)是一个由加拿大的Cineflix公司所制作的纪录片节目。
ReplyDelete《空中浩劫》会以模拟演出的方式,分别以乘客、机师等不同人的视角,从一开始旅客登机、起飞,一直到事故发生、后续善后及调查为止,重现整个过程。在片中会穿插对于乘客及机师的访谈(若有生还者且其愿意受访时),另外也会访问空难调查人员、目击者等。取材以事故调查报告及相关新闻报道为主;若因调查单位不公开报告以致无法取得事故调查报告时,则会征询相关专家的说法以拼凑出全貌。
此节目会对于飞机外观、空服员制服、机场等做考究,但也并非100%做到与当时完全一样,偶有不相符之处,如波音737驾驶室变成空中客车A320驾驶室。模拟演出时,会找与当事人相貌近似的的演员参与。
此节目在不同频道播出有不同的英文名称,于加拿大的Discovery频道播出时称为“Mayday”,在美国播出时称为“Air Emergency”,而在英国、法国和其他国家播出时称为“Air Crash Investigation”。